更多操作
(建立内容为“{{Glossary|wordZh=低渗性脱水|wordEng=hypotonic dehydration|source=本词出自《病理生理学(人卫版)》,第 三 章|define=特点是失 Na+多…”的新页面) |
无编辑摘要 |
||
第1行: | 第1行: | ||
{{Glossary|wordZh=低渗性脱水|wordEng=hypotonic dehydration|source=本词出自《病理生理学(人卫版)》,第 三 章|define=特点是失 Na+多于失水, 血清 Na+浓度<135mmol/L, 血浆渗透压<290mmol/L,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。 也可称为低容量性低钠血症( hypovolemic hyponatremia)。|explain= | {{Glossary|wordZh=低渗性脱水|wordEng=hypotonic dehydration|source=本词出自《病理生理学(人卫版)》,第 三 章|define=特点是失 Na+多于失水, 血清 Na+浓度<135mmol/L, 血浆渗透压<290mmol/L,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。 也可称为低容量性低钠血症( hypovolemic hyponatremia)。|explain=引起低渗性脱水的原因有:1、经肾丢失(长期使用利尿剂、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、肾实质性疾病、肾小管酸中毒);2、肾外丢失(经消化道丢失、液体在第三间隙积聚、经皮肤丢失)。对机体的影响有:1、细胞外液减少,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,外周循环衰竭症状出现较早,患者有直立性眩晕、血压下降、四肢厥冷、脉搏细速等症状;2、血浆渗透压降低:无口渴感,故机体虽缺水, 但却不思饮, 难以自觉从口服补充液体。早期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抑制渗透压感受器,ADH分泌减少,导致低比重尿和尿量无明显减少。 晚期时血容量显著降低时,ADH 释放增多, 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, 可出现少尿。3、有明显的失水体征:由于血容量减少,组织间液向血管内转移, 使组织间液减少更为明显, 因而患者皮肤弹性减退,眼窝和婴幼儿囟门凹陷。4、 经肾失钠的低钠血症患者,尿钠含量增多,如果是肾外因素所致者尿钠含量减少。|relatewords={{relatewords|:分类:名词解释-病理生理学|''查看本书中的所有名词解释 >>''}}}}[[分类:名词解释-病理生理学]][[分类:病理生理学]][[分类:名词解释-病理生理学(人卫版)第三章]] |
2021年11月30日 (二) 08:44的版本
低渗性脱水 hypotonic dehydration
释义:特点是失 Na+多于失水, 血清 Na+浓度<135mmol/L, 血浆渗透压<290mmol/L,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。 也可称为低容量性低钠血症( hypovolemic hyponatremia)。
补充解释:引起低渗性脱水的原因有:1、经肾丢失(长期使用利尿剂、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、肾实质性疾病、肾小管酸中毒);2、肾外丢失(经消化道丢失、液体在第三间隙积聚、经皮肤丢失)。对机体的影响有:1、细胞外液减少,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,外周循环衰竭症状出现较早,患者有直立性眩晕、血压下降、四肢厥冷、脉搏细速等症状;2、血浆渗透压降低:无口渴感,故机体虽缺水, 但却不思饮, 难以自觉从口服补充液体。早期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抑制渗透压感受器,ADH分泌减少,导致低比重尿和尿量无明显减少。 晚期时血容量显著降低时,ADH 释放增多, 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, 可出现少尿。3、有明显的失水体征:由于血容量减少,组织间液向血管内转移, 使组织间液减少更为明显, 因而患者皮肤弹性减退,眼窝和婴幼儿囟门凹陷。4、 经肾失钠的低钠血症患者,尿钠含量增多,如果是肾外因素所致者尿钠含量减少。
本页由Cirno.9最后编辑于2021年11月30日